针对斗式提升机上的圆环链与链轮在使用中出现断链、爬链;驱动链轮轮齿压溃、磨损严重等问题,众学者对驱动链轮与圆环链结构、形状、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提高使用寿命。
早在1971年,德国学者 Glueckaufl이对圆环链与链轮之间接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链轮节距、链窝中心等概念并分析了二者差别;1973年,德国学者Tile.a1이通过分析斗式提升机上圆环链立环的受力状况,提出将立环修改为扁平环以提高圆环链的强度;195年,德国学者 Jasper,ngo미针对圆环链动力传递过程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与计算,提出圆环链在动力传递过程引起圆环链磨损的原因是圆环链之间的相互旋转运动。
1989年,山东矿业学院的李惠琪、徐庆莘分析了圆环链焊接处的应力状态,并提出低碳马氏体可以得到高强度与高韧性的圆环链,同时强调降低内侧表面粗糙度以及对内侧表面强化处理可以降低焊缝表面应力。
1995年,哈尔滨煤矿机械研究所王璋等이认为,异形截面圆环链条的研制已成为新的趋势与必然。通过分析发现异形截面圆环链在主要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可提高承载能力。相当于减小了圆环链的外形尺寸高度,从而可有效地减小输送机槽帮钢的高度尺寸,由此可减轻输送机整机重量15%,在薄煤层双边链输送机中应用,可减轻整机重量30%左右。
1997年,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罗庆吉应用弯曲梁表面应力计算理论,定量分析了26×92圆环链受纯拉伸负荷时的应力状态,导出了圆环链受纯拉伸负荷时其圆弧与直边过渡处内侧呈拉应力状态,该值约为名义应力值4倍的结论并通过分析圆环链疲劳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对圆环链疲劳断裂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1999年,核山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王长顺对圆环链条断裂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加工工艺对圆环链性能的影响,提出加工精度对圆环链几何尺寸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圆环链力学性能。
2001年, Undegey VR, Cariapa V, Wenzel T H, Moussa B0分析了圆环链在拉力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辽宁科技大学赵金元기对刮板输送机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并提出动力学分析的必要性,但并未对刮板输送机的关键部件进行实质性动力学分析。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方英、李元生4)理论分析了控制生产编链工艺使得斗式提升机的圆环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措施。
2005年,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石岚、高宇分析圆环链内宽对圆环链受力的影响,并提出圆环链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载荷变化以提高其使用寿命。